【本网讯】大学校园里,良好的社交语言艺术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同滋养心灵的阳光雨露,对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人格塑造具有深远意义。9月11日下午,由党委学生工作部(学生发展中心)主办的二课讲坛秋季首期活动在航空港校区第一教学楼1108教室拉开帷幕。本次讲座特邀文化艺术学院黄薇老师,以“社交语言艺术与校园人际优化”为主题展开深度分享,吸引了全校各学院本科生踊跃参与,现场座无虚席。

讲座现场
讲座以“我说你画”趣味游戏开场,黄老师随机邀请同学参与互动,通过语言描述与绘画创作的碰撞,瞬间点燃现场氛围。随后,她以“声音、环境、策略”三大维度为框架,系统解析语言交际的核心要素:在声音属性环节,黄老师巧妙对比学生朗诵与康辉在《新闻联播》中朗诵艾青《我爱这土地》的片段,生动展现音色、语调对情感传递的影响,并指导同学们通过“气息控制”“情感投射”等技巧优化表达;环境分析部分,她结合教室、食堂、宿舍等校园场景,揭示空间特征对沟通效果的隐性作用;策略教学环节则通过即兴情景剧演绎,引导同学们代入“宿舍矛盾调解”“社团合作协商”等真实场景,现场诊断交际痛点。
作为拥有中英法三语文化背景的资深学者,黄薇老师将留学经历融入教学,通过对比东西方表达习惯差异,引入“非暴力沟通四步法”(观察-感受-需求-请求)与“社交语言黄金三角”(倾听-共情-表达)模型。在实践环节中,同学们分组模拟“拒绝不合理请求”“化解朋友误会”等高难度对话,黄老师逐一点评指导,强调“语言温度比词汇华丽更重要”。一位参与互动的学生感慨:“原来一句‘我理解你的感受’比长篇大论更能化解矛盾!”
本次讲座作为学校“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”培养模块的重要实践,通过“案例解析+情景模拟+专家指导”的创新模式,为学生搭建了沉浸式学习平台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此次讲座收获满满,不仅掌握了亲切、得体、有效的社交语言艺术,还对优化校园人际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对提升语言交际效果大有助益。党委学生工作部(学生发展中心),未来将持续推出系列精品活动,助力学生掌握“带温度的语言艺术”,为构建文明友善的校园生态注入持久动力。